目錄
現代人注重行動保健,補充鈣質已成為日常必備,但你知道嗎?真正讓鈣質「用對地方」的關鍵角色,其實是維生素K!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維生素K的功效、副作用與食物排行,幫助你掌握健康關鍵,維持靈活敏捷!
維生素K2是什麼?跟K1有什麼不同?
維生素K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最早於1936年被科學家發現是幫助血液凝固的關鍵營養素,人體可自行合成,主要透過食物攝取來產生。
維生素K可分為兩種型式:K1與K2,根據研究顯示,兩者主要差異如下:
型式 |
維生素K1 |
維生素K2 |
合成途徑 |
天然食物攝取 |
天然食物攝取或消化道細菌合成 |
食物來源 |
綠葉蔬菜與藻類 (如九層塔、菠菜、海帶芽) |
動物性食物與發酵食品 (如雞皮、雞腿、納豆) |
生物利用率 |
較容易被排出體外而失去作用 |
在體內可存留較久,作用較穩定,有較高的生物活性與利用率 |
子型式 |
只有一種型式 |
可分為MK-4、MK-7、MK-9等,其中MK-7最具活性 |
維生素K的功效有哪些?3大功效報你知
看完維生素K的基本介紹後,接下來介紹其3大功效,讓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:
功效1.有助血液正常的凝固功能
維生素K有助於維持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,幫助身體能快速反應凝固血液。
功效2.促進骨質的鈣化
維生素K就像交通警察一樣,可以協助將鈣質帶到正確的位置,避免囤積在錯誤的地方造成身體負擔,幫助牙齒骨骼正常發育。
功效3.活化肝臟與血液中的凝血蛋白
維生素K有助於體內的凝血因子發揮作用,能讓凝血因子獲得「吸附能力」,黏附到受損部位,並與鈣離子結合,進而啟動凝血功能。
維生素K有副作用嗎?這類族群要小心!
根據美國國家醫學院顯示,目前沒有研究發現維生素K會對健康個體(沒有特定疾病或正在服藥的人)產生毒性或不良影響,安全性相對較高,因此並無訂定維生素K的上限攝取量。
然而,正在服用抗凝血劑(如Warfarin華法林)的族群,補充含有維生素K的產品前,應先諮詢過醫生並遵從指示,謹慎注意維生素K的攝取量,以免影響藥物效果,產生交互作用。
維生素K各年齡層建議攝取量總整理
為了確保足夠攝取,以下根據「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整理各年齡層的維生素K建議攝取量:
年齡 |
建議攝取量(微克) |
上限攝取量 |
|
0-6個月 |
2.0 |
無訂定上限攝取量 |
|
7-12個月 |
2.5 |
||
1-3歲 |
30 |
||
4-9歲 |
55 |
||
10-12歲 |
60 |
||
13-18歲 |
75 |
||
19歲以上 |
男 120 |
女 90 |
什麼食物含維生素K最多?K2食物排行一次看
在文章開頭我們認識到維生素K分為K1與K2,且食物來源也不同,以下根據「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」整理兩個型式的食物排行,讓你更容易從飲食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K:
食物(每100g) |
K1含量(微克) |
食物(每100g) |
K2含量(微克) |
九層塔 |
638.53 |
雞皮 |
241.88 |
菠菜 |
463.40 |
雞屁股 |
108.26 |
海帶芽 |
452.47 |
鴨翅 |
37.75 |
羽衣甘藍 |
313.47 |
雞骨腿 |
30.29 |
紅莧菜 |
289.75 |
雞蛋 |
18.70 |
青江菜 |
177.76 |
去皮雞胸肉 |
16.37 |
大白菜 |
100.40 |
全脂鮮乳 |
1.65 |
維生素K2怎麼吃?3個常見問題一次解答
Q1. 為什麼市售鈣質產品都要搭配維生素D3+維生素K2?
維生素D3有助於增進鈣吸收,而維生素K2如同上述所說,有助於促進骨質的鈣化,負責引導鈣的去向,避免鈣質堆積在錯誤的地方,兩者就像鈣質的黃金拍檔,確保鈣質的吸收與利用,共同維護骨骼健康。因此建議在挑選鈣質產品時,要留意是否有添加這兩種營養素哦!
Q2. 維生素K什麼時候吃最好?
維生素K是脂溶性維生素,須靠食物中的脂肪才能被消化和吸收,因此建議在飯後食用以確保吸收。
Q3. 缺乏維生素K會有什麼症狀?
新生兒剛出生時體內幾乎沒有儲存維生素 K,且合成能力不足,因此為了預防缺乏性出血,醫療機構通常會視情況在出生時給予維生素 K 補充。而隨著成長,缺乏維生素K的情況則較為少見,但如果有特殊疾病、消化吸收問題或使用某些藥物等特殊族群,就可能因此缺乏,當體內維生素 K 嚴重不足時,可能會導致血液無法正常凝固的症狀。
營養的關鍵不只是「補充」,更是「均衡攝取」,讓每一種營養素發揮最佳效益,幫助維持健康生活!想了解更多營養知識,歡迎加入德風官方LINE,由專業營養師竭誠為你服務。
延伸閱讀:
UC2/UC-II營養全攻略:靈活關鍵新選擇,你需要知道的保養秘訣
參考文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