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年齡增長,消化與吸收的功能退化,老年人的營養素容易攝取不足,常常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,影響生活品質與健康。本文將推薦幾種適合銀髮族的營養補充,幫助大家了解如何透過飲食來維持長輩的健康,讓他們快樂自信迎接每一天。
目錄
為什麼長輩會吃不下飯呢?6大常見原因要留意
長輩食慾不佳,可能不是單純「不想吃」,而是受到生理與心理因素的影響。以下是6個常見原因,值得家人多加留意:
1.味覺、嗅覺功能退化,變得食之無味,導致食慾降低。
2.消化功能變差,進食後容易導致消化道的不適。
3.咀嚼困難,造成食物無法嚼碎,進而影響進食意願。
4.心理因素如憂鬱、孤獨感造成沒有食慾,對吃東西失去興趣。
5.運動量減少,身體的能量消耗變少,容易出現「不覺得餓」的情況,導致進食量下降,長期下來可能造成營養不足。
6.慢性病或藥物影響,有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副作用像是消化道不適或噁心感,進而影響食慾。
如何促進食慾呢?老人家吃不下飯的營養補充推薦
有些營養素對維持食慾至關重要,適當的補充能夠促進代謝、幫助消化,以下是4個有助於提升食慾的營養補充建議:
1.礦物質鋅
鋅有助於維持正常味覺與食慾,幫助醣類、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。
2.維生素B群
B群可以幫助能量代謝,維生素B1有助於維持正常的食慾。
3.Omega-3:如魚油、核桃油
Omega-3可以幫助維持循環順暢,促進代謝。
4.益生菌
益生菌可以幫助消化,改變細菌叢生態,維持消化道機能的健康。
我們也從上文了解到長輩吃不下飯的可能原因,針對上述不同的原因,我們可以採取相應的改善方式,幫助長輩提升食慾,維持健康:
1.提升五感體驗,讓長輩更願意進食
使用天然香料如薑、蒜、九層塔等,來增強食物風味,並利用色彩鮮豔的食材如紅蘿蔔、南瓜、菠菜等,搭配精美擺盤,讓餐點看起來更美味。
2.促進消化,減少消化道的不適
少量多餐,避免一次吃太多造成消化道的負擔。並可於餐後安排輕度活動,如適度散步或坐著甩甩手、動動腳,這樣的輕微運動有助於促進消化。
3.降低進食困難,讓咀嚼更輕鬆
透過燉煮或蒸煮食物如蒸蛋、燉菜等,讓長輩更容易咀嚼吞嚥。適當使用輔助工具,如假牙調整,確保咀嚼功能正常。
4.心理支持,提升用餐的樂趣
營造溫馨的用餐環境,減少噪音與干擾。並安排社交活動,如邀請親友共餐或社區活動,讓長輩更期待用餐時間。
5.適量運動,提升飢餓感
每天散步或做簡單的伸展運動,也可以安排簡單的家務活動如澆花,讓長輩維持活動量,促進新陳代謝。並搭配適量曬太陽,補充維生素D,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。
老人沒體力吃什麼?提升活力的營養建議
若長輩經常感到無力,除了促進食慾,也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來維持體力與活力。以下是5種關鍵營養素,能幫助長輩維持健康,提升日常活動力:
1.蛋白質
蛋白質可用於肌肉生長,適當攝取魚、雞蛋、豆類或蛋白質保健食品,有助於維持健康。
2.鐵質
鐵質有助於氧氣的輸送與利用,幫助增強體力、提高專注力。
3.輔酶Q10
Q10可以幫助產生能量,提升身體運作效率,維持穩定狀態。
4.鈣
鈣有助於肌肉與心臟的正常收縮及神經的感應性,調節生理機能。
5.鎂
鎂有助於心臟、肌肉及神經的正常功能,並維持身體正常代謝,幫助減少無力感,提升活力。
注意!長輩營養補充中常見的5大飲食地雷
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退化,新陳代謝也變慢,因此某些食物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。以下是幾種需要特別注意的飲食地雷:
1.高鈉食物:攝取過多鈉可能導致高血壓、水腫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2.高糖食物:長期攝取過多糖分,不但影響血糖控制,造成肥胖、脂肪肝,還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。
3.高脂食物:攝取過多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,可能導致膽固醇升高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4.高普林食物:高普林食物可能導致尿酸過高,引發痛風,影響行動力。
5.過量補充保健食品:有些長輩可能會不小心吃超過建議攝取量,長期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身體負擔。要注意適量攝取,過猶不及,並應依照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來選擇。
透過均衡的營養攝取與適量運動,即使年齡增長,長輩依然能擁有足夠的體力,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。此外,可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適合的保健食品,但在補充前,建議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,以確保營養攝取的安全性與適切性。
延伸閱讀:
參考文獻